首页 > 茶体验

春季踏青茶旅线路:陕西紫阳-硒茶之乡安康富硒茶健康养生游

日期:2020-05-17 15:05:00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一、紫阳县:

  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东为汉滨区、岚皋县,西为镇巴县,南为四川省城口县、万源县,北为汉阴县。介于东经108°06—108°43′,北纬32°08—32°49′之间,南北长97.3千米,东西宽57.4千米,边界线长365千米,总面积2204平方千米,地图呈枫叶状。北距省会西安195千米,东距安康市区50千米。

 

茶 园

  二、紫阳茶

  紫阳县的产茶历史悠久,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茶祖神农氏在陕西形成了最早的饮茶习俗,开创了陕西5000年“茗饮之风”,陕西更是开启了“茶马互市”的先河,将“茗饮之事”推广至大江南北,形成了举国饮茶之风,陕西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源头,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而作为陕西茶树最佳生长区和茶叶主产区的安康更是中国最早栽培茶树、最早生产贡茶的地方,一直处于茶树原产地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间地带。 

  紫阳县的茶区生态优良,全境内气候湿润温和 ,空气清新,山水相依,景色秀丽。由于北有秦岭、凤凰山双重屏障,西北高,东南低,冬季能阻挡西北寒流入侵,夏季又可充分接纳东南暖湿气流,从而形成冬无严寒、夏季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2.1-15.7℃,年平均降水700-1100毫米,加之区内宜茶土壤绝大部分为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生长季节水热资源充沛,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和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全国有71%的县缺硒,而紫阳是富硒地区,微量元素硒被茶树吸收转变为有机硒蛋白。台湾大学刘荣标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福建泉州产的乌龙茶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其原因是含有较丰富的硒。而紫阳茶含硒量比乌龙茶更为丰富,因此有人把茶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而把紫阳茶称为“延年益寿的良药”也并非是无根据的。早在清代即有人发现紫阳茶的药用价值:“茶性最寒,能疗疾,醒酒消食,清心明目。”(《紫阳县乡土志》)这一发现已为当代科学研究所证明。 

  三、会馆

  紫阳县植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大批流民涌入大巴山区,促进了山区开发和茶叶发展。唐代陆羽《茶经》在记载茶叶产地时详细作了记述:“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即沿汉江两岸山谷。紫阳毛尖茶从此时起“每岁充贡”。民国《西乡县志》载:“至清代,陕南惟紫阳茶有名。” 紫阳毛尖是当时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紫阳会馆壁画

  瓦房店会馆群坐落在茶山山脚下,而背后的半亩茶园就是在中共西北茶叶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园内有丰产密植茶园167亩,驰名中外的紫阳富硒茶就是在这里研发的。 千百年来,紫阳茶在茶园经过采摘、制作、收购、挑拣、包装等工序后,进入陕甘茶马古道。茶商从瓦房店出发,用马驮或人挑背篓,经关垭子进入红椿坝,翻罗家店子进入尚坝,过羁马庄进入汉中镇巴县的巴庙、碾子垭,再进入西乡县腊西坝、茶镇,最后到达南郑县十八里铺,这条线路大约10日可到,后再运往四川、西藏、内蒙古等地。运输茶叶使沿途每三四十里便形成一个集镇,“其民昼夜治茶不休”,已经到了“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  

  明清时期,全国南北客商为了保持乡土联系,增强商业竞争力,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分别是北五省会馆(山陕会馆)、江西会馆、川主馆、武昌会馆、黄州会馆、湖南会馆。现在仅存北五省会馆,川主馆,江西馆三座。2013年,瓦房店会馆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瓦房店会馆群是紫阳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 

  1952年,瓦房店会馆群被改造为瓦房店乡政府粮库,为了防止粮食受潮,粮库在正殿、过殿墙壁上加装了夹层。55年后的一场大雨,让会馆正殿墙的夹层脱落,县文物管理人员在查看灾情时,意外发现了壁画的痕迹,封匿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清代壁画方才重现于世。 该壁画是目前陕西首次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建筑壁画,其规模和艺术水平在全国同时期壁画中较少见,在全国同类建筑壁画中占有重要地位。整个壁画场景宏大,用笔细腻,虽有百年烟香熏渍,仍见当年金碧辉煌。  

会馆平面全景图

北五省会馆

北五省会馆

会馆内精美的清代壁画

会馆唱戏

  四、住宿及餐饮:该条线路从县城出发,景区离县城仅6.5公里,住宿、餐饮便捷,景区内有多家特色农家乐及民宿。 

  五、购物:县城内茶叶市场、景区内有多家茶叶加工厂、茶叶店、茶楼。 

  六、交通:包茂高速可达景区 距西安195千米,安康市区50千米。襄渝铁路拥有铁路运营里程66.76千米,内河航道里程66.4千米。310省道穿境而过。景区内县城-会馆可乘画舫船或旅游大巴(自驾)至会馆、茶山。 

富硒茶园